Pages

Sunday, May 15, 2011

感受身边美好

释迦牟尼在还没成佛之前,就曾经历过许多的淬炼与修行,而获得非常高深的智慧体悟。
有一次,他有一趟远行。在当时的印度,修行者唯一的交通工具,就只是自己的一双脚。释迦牟尼因为急于赶到目的地,便无视于路程的遥远与艰苦,只是努力地赶路。

由于路途太远,使他走得筋疲力尽,经过了相当的时日,眼看着再翻越一座山岭,就可以看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了。释迦牟尼松了一口气,暗自庆幸总算能够及时赶到。
但是,就在他心情放松的同时,他立刻可以感到鞋子里那颗小石子的存在。
那颗小石子真的是非常小的,小到会让人根本不觉得它的存在。
但在释迦牟尼刚开始赶路不久时,他就已经清楚地感觉到那颗小石子在鞋子里面,不断地刺痛着脚底,让他觉得很不舒服。
然而,释迦牟尼一心忙着赶路,也不想浪费时间脱下鞋子,索性便把那颗小石子当作是一种修行,不去理会。

直到这时,他才停下急切的脚步,心想着:既然目的地已快要抵达了,而又还有一些余暇,干脆就在山路上把鞋子脱下来,把脚下的小石子从鞋子里倒出来,让自己轻松一下吧!
就在释迦牟尼低头弯腰准备脱鞋的时候,他的眼睛不自觉地瞄向沿路的山光水色,竟然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丽。当下,佛陀领悟了一项重要的哲理:自己这一路走来,如此匆忙,心思意念竟然只专注在目的地上,甚至完全没有发现四周景色的优美。

佛陀把鞋子脱下,然后将那颗小石子拿在手中,不禁赞叹着说:“小石头啊!真想不到,这一路走来,你不断地刺痛我的脚掌心,原来是要提醒我,慢点儿走,注意生命中一切的美好事物。啊,你真是我的良师益友,也是我的暮鼓晨钟!”

法国小说家罗曼罗兰认为,在工作与游乐之间,存在着一种和谐。
如果能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,生活的艺术就在其中了。德国书本华也认为,我们的生活样式,就像一幅油画,从近看,看不出所以然来;要欣赏它的美,就非站远一点不可。所以,在我们的生活中,时既要跳脱,又要潜沉的。不跳脱出来,很难看出所以然来;不浅沉进去,又很难深入而有成就。

也许在其中能找到平衡点的人,就是生活的赢家吧!

摘自《人生,无法彩排》
作者 曾小歌
第二章 享受“现在“,就是生活赢家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凡走过必留下痕迹
凡潜过必留下水迹
凡停过必留下字迹